北海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充分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大数据+”分析平台,结合巡察工作深挖问题线索核查疑点数据,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现将近期查处的一起形式主义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北海市海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科员郭钧、海城区地角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伟、海城区高德办事处翁山村党支部书记庞强珍、海城区高德办事处翁山村委会原主任郭克佳等人不正确履行职责,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2013年6月,时任海城区扶贫办主任郭钧与陈伟、庞强珍、郭克佳等人在《翁山村委蔬菜种植扶贫项目》方案的制定、审核、实施过程中,工作流于形式,未考虑贫困户的土地、种植规模、家庭劳动力等实际情况,简单将财政专项扶持资金35万元购买化肥平均发放给翁山村委122户贫困户,视为扶贫项目完成。扶贫项目资金未能发挥良好效益,造成扶贫资金浪费。2012年至2016年,郭钧在担任海城区扶贫办主任期间,挪用扶贫项目管理经费用于办公经费、工资、接待餐费支出。2018年4月,郭钧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陈伟、庞强珍、郭克佳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上述典型案例中被处分的党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存在脱贫工作不务实、脱贫过程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等问题,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以更加踏实的作风、更富成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把“三坚持两改变”贯穿工作全过程,不折不扣地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落地。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政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工作方式,找准整治靶心,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持续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作风和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