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掩盖不了失职——北海市合浦县一项目用地征收工作中6人被立案审查
近日,北海市纪委责成合浦县纪委、监察局对在用地征收工作中失职渎职的李峰、李河、吴杰、吴绍月、陈凯、陈以恒等6名责任人进行了立案审查。
2017年3月,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组成核查组对反映广西合浦县公馆镇二期供水工程及华润水泥配套供水项目用地征收方面的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发现该项目用地相关征收材料中的《永久征地现场记录表》和《征地权属确认登记表》上有8户村民的签名竟是公馆镇陈屋村党支部书记李锋指使该村委原文书李河假冒签上的。而导致这明目张胆的假冒签名出现,竟是因为在用地征收过程中,合浦县国土局原地产公司(现土地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未按规定组织人员进场实地开展征地情况调查、征收土地面积确认及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登记等工作,而是因为“信任”把工作交给李锋去执行,也没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如果说,在该项目用地征收工作中,因“信任”代替监督致使出现签名被假冒的情况,那“假冒签名”也该在村民行使听证权利中被发现,但却因合浦县国土局耕保股的“惯例”致使村民的听证权益无法正常行使。
核查组在核查过程中发现,在听证告知环节,合浦县国土局耕保股、地产公司所谓的“惯例”就是:只将听证告知书送达仅代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村小组长签字,没按规定一并告知涉征土地承包经营户及相关权利人。
而在最后的材料审核中,作为组织征收土地审查报批、实施和验收的合浦县国土局耕保股股长吴杰、副股长吴绍月同样按照工作“惯例”,看到仅有村小组长的签字就出具确认听证权益已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承包经营户及相关权利人的审查意见报告。
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失职,最终致使存在虚假情况的相关土地征收材料被审核通过,合浦县公馆镇陈屋村8户村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所承包的4.47亩土地被征收,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严重受损。
在整个案件的核查过程中,核查组听到最多的就是“都是让村委直接去做的,我不清楚”“按照惯例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人手太少,工作太多”等等这类貌似冠冕堂皇,甚至振振有词的借口。民利大于天,任何以借口掩盖工作失职的行为无不反映出了某些部门“庸懒散浮拖”的工作作风问题。
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了“三坚持、两改变”,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改变官腔习惯、改变辩解习惯。这也是向“为工作失职找借口者”敲响了警钟。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此类不正之风,必须紧盯不放,特别是对那些为工作失职找借口、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违纪者进行重拳“棒喝”、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及时警醒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党员干部,从而真正实现“治庸”和“提效”。(陈果春)
中共北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北海市监察委员会主办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