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公车改革的深入推进,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淡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规定置若罔闻,顶风违纪。
“我以为公车改革后,车都统一收回了,纪检部门也不会关心公车问题,就心存侥幸用公家卡加了油。”
“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用的,车改后也没人收回我手中的油卡,我便以为还可以继续使用。”
2018年4月,北海市工商局银海分局3名班子成员因私车公养的违纪问题被北海市纪委予以立案审查。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张小小的加油卡,却暴露出一系列的腐败问题。在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纪委“十个严禁”规定出台后以及北海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专项活动自查自纠期间,该单位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发现整改,部分人员依然不愿放弃“揩公家油”的惯性思维,心存侥幸,安然使用,贪占公家油“养肥”私家车,把纪律规定当作耳边风,认为小事一桩,却吃了违纪的“大亏”。而该单位之所以领导班子出现类似的问题,与单位主要领导也有脱不了的关系,主要领导作为公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执行不严,审核不实,也为“车轮下的腐败”留下了生存的空间。该局主要领导也因不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被北海市纪委予以立案审查。
公款姓公不姓私,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只有对违规使用公款问题及隐形变异问题紧盯不放、寸步不让,以徒木立信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抓下去,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作风、党风、政风。对发现的问题不仅是对直接责任人追责,还要对负责管理人员以及单位主要负责人严肃问责,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形成有力震慑,让每个“关口”都有人“把守”,每一个“把关者”都认真负责,企图越界者永不得逞。(市纪委 第五纪检监察室)